在悠南山养老燕子河分院的每个清晨,总有一个人总是带着一脸笑容、一句问候走进老人房间,以微笑、愉悦的心情开启新的一天,她对老人亲情呵护,尊敬老人,爱护老人,帮助老人,视老人为亲人,她就是悠南山养老燕子河分院院长张芹——自担任院长以来,她一年在家吃不到二十顿饭,不是在养老院,就是在去养老院的路上。在做养老行业之前,张芹曾在村级担任书记、主任等职务,是镇人大代表,扎根基层工作多年,她一直坚守信念,为人民办实事,为党和政府分忧。
把入住老人当亲人来照护
养老机构是个特殊的家庭组合,由于来自不同居住条件、不同生活习性等原因,入住老人在个人素质上存在较大差异。甚至还有不讲文明卫生的陋习,以及喜怒无常、争强好胜的个性等。要把他们引导成讲文明、讲团结、讲卫生、守纪律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。对此,张芹坚持用心服务、一视同仁,真正把老人当父母、当亲人来对待,给老人换衣换裤、吃饭、喂药,老人病重时送老人就医忙前忙后。
刘大爷在家不幸大面积烧伤,在医院就诊一段时间医生也无能为力,劝其回家,家属无奈将他送到养老院,看着刘大爷身上遍布创伤,多处破溃化脓,护理员看着有点不知所措。于是,张芹便带着护理员清理创面、碘伏擦洗、消毒换药、加强营养补充、避免压迫感位置勤翻身等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,刘大爷烧伤的创伤面开始结痂、逐渐好转,气色也好起来了,现在在养老院的生活都可以自理了。家属来探望时,对张芹院长深怀感激。
(刚入住时的刘大爷)
(如今生活完全能自理的刘大爷)
“不回家,是因为我们被需要”
随着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,为了和老人打成一片,张芹干脆把家搬进了养老院,每天从早到晚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,久而久之成了老人们最信赖的“朋友”。每到春节,人人都期盼回家团聚。与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各家各户相比,养老院是个特殊的地方。每年春节,张芹都会留在院里陪老人们过年。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是张芹心中的遗憾,但她始终认为相对于家人,院里的老人们更需要自己。
为了让院里的老人们吃好,日常从食材的采购、保管、烹饪她都要亲自督促检查,有时为了给老人们换换口味,她会变着花样给老人做些好吃的。在大家眼里,她是院长,更像是伙伴,对待工作,她无怨无悔、任劳任怨,凡事亲力亲为,有困难她总是带头领着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。
养老是份有情怀的事业
在张芹看来,做养老工作,要心中有敬畏,肩上有担当,行动上要慎独。“做养老这个行业,必须要有大爱、有情怀、有责任,对国家的责任、对老人的责任。”张芹要求员工,只要老人的要求,可以满足的,都尽量满足;只要来入住的老人,必须让他们获得有尊重感、幸福感。
“我的母亲已经在院里住了一年多了,每次来看望她,她都要夸院长对她好,比我们作儿女的都要贴心,张芹院长是个非常有担当的院长。”老人家属对张芹的评价。
“张院长人好啊,我生病的时候她还连夜照顾我,给我喂饭喂药,只要看到她我就觉得亲。”80岁的李奶奶每每提到张芹,她就有说不完的赞扬。
老人们之所以对张芹如此依赖,完全是因为张芹多年来一如既往的付出。自担任院长以来,张芹的电话就24小时不关机,只要老人有问题她都随叫随到。这些工作如涓涓细流,无声地润泽着老人和家属的心田。一面面锦旗、一封封感谢信、一声声感激的话语,就是最大的支持与认可。
农村养老工作平凡而繁重,正是这种立足农村、服务基层、点滴平凡,营造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情怀。在这个岗位上,张芹用爱心、细心、耐心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,她常说:“尽自己微薄力量,帮助有需要的老人,不求回报,只求老人们都能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”。